• 2003

    張同祿大師,在與糖尿病、高血壓等病魔作斗爭的同時,力排眾議,歷經兩年多一萬多次的試驗,終于搶救性恢復了200多年斷檔失傳的“鑄胎景泰藍”,創作了表現佛經中各具個性與神通的巨作《天龍八部》,著名作家金庸盛贊:“這才是真正的‘天龍八部’”,并親筆題寫了“佛寶天龍八部”六字,表示對大師的仰慕之情。

    2002

    張同祿大師的藝術創作進入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他融匯玉雕、花絲、漆藝等傳統技藝為一體的《德勝鼎》,以其恢弘的氣勢、完美的造型、精堪的工藝和深遠的寓意,榮獲北京工藝美術珍品獎。是北京奧運大廈擺放的唯一一件工藝美術品,被北京奧組委珍藏。各國首腦、政要和來賓爭相與此鼎合影留念,成為2008北京奧運會的靚麗風景。

    2001

    張同祿大師工作室成立,在中國工藝美術界景泰藍歷史上,這是第一家以大師命名的工作室。他的《遠鳴客》及《長城瓶》分別獲得2001年和2002年杭州西湖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0

    張同祿大師的《華表香薰》獲得杭州西湖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銀獎。

    同年12月,成立于1962年全國最大工藝美術生產基地北京工藝美術廠因體制原因宣布破產。16歲進廠的張同祿大師在破產表決中投了唯一的一張反對票,至此,這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北京工藝美術廠副廠長也隨之“下崗”。時年62歲的張同祿大師,為了中國景泰藍“不要在我手里斷檔”,而后組建自己的工作室,延續景泰藍香火,開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創業。


    1999

    為迎接新千年,張同祿設計創作的《中華九九世紀寶鼎》,打破傳統的裝飾模式,貼金鑲玉,高雅瑰麗。在全球華人黃帝陵公祭活動中亮相,以其獨特的青銅鑄鼎新工藝,被海內外華裔收藏家爭相收藏。

    1998

    張同祿大師運用了所有傳統金屬工藝堆、壘、編織、掐、攢、點焊、鏨、雕、燒藍等全部技法,設計了花絲鑲嵌工藝珍品《祥龍晉寶》,在各大媒體上頻頻曝光,2007年北京市第二屆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獲珍品大獎,被譽為二十一世紀多種工藝結合的景泰藍藝術最佳作品。

    1997

    張同祿大師當選為黨的十四大代表,光榮地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并被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

    1996

    張同祿大師所創作的景泰藍作品,在為國家連年出口創匯的同時,更獲得國際收藏界認可,他七十年代創作的作品《候風地動儀》1996年被國際友人以當時人民幣5000元買走,2002年這一作品在新加坡蘇富比拍賣會上又以5.7萬美元落槌拍出,賣家收藏6年獲利高達92倍,顯示了張同祿景泰藍作品巨大的增值潛力。

    1988

    張同祿大師被官方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稱號。

    1986

    張同祿大師的《華冠萬年燈》是多種工藝結合的典范作品,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設計一等獎。

    1984

    1984年8月,張同祿帶著他的景泰藍藝術第一次走出國門,前往匈牙利參加第十三屆國際琺瑯藝術沙龍。這是景泰藍有史以來,景泰藍藝術家以個人的身份到國外交流,充分展示中國傳統景泰藍的藝術魅力。大會主席贊不絕口,深深地被中國景泰藍藝術所折服,受到了外國同行的交口稱贊,并獲得大獎。

    1983

    張同祿大師設計的《華泰寶亭爐》以4.05米之高,成為景泰藍精品中最大的一件,身價140萬元,被泰國富商收藏。

    1981

    張同祿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創制出免焊接,又能表現各種藝術風格內容的新型工藝品“琺瑯珀晶”,1987年被國家授予發明專利,榮獲1997年美國第七屆國際發明展優秀創作大獎。這是中國工藝美術行業第一項國家發明專利,這一發明是中國工藝美術行業首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明專利,具有無可替代的標桿意義。

    張同祿大師的藝術創作進入鼎盛時期。同年,《蓮壽瓶》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杯(珍品)獎。


    1979

    張同祿的創作生涯發生重大轉折,他被任命出任北京工藝美術廠技術副廠長兼總工藝師,主管全廠技術創新,主抓全廠十幾個行業的創作設計及質量。這一歷史性機遇成就了中國景泰藍藝術吸納各種行業精華走向與多種藝術結合之路。業界認為,這是中國景泰藍宮廷造辦模式走向創新之路的轉折點。

    同年,張同祿大師創作的《孔雀屏燈》、《鳥杯》被評為國家珍品,由國家工藝美術珍寶館永久性珍藏。


    1977

    張同祿大師設計的作品《座龍花薰》被輾轉賣到南美后,一位華商花重金買回,回流國內,2006年在京城拍賣會上拍出1100萬元天價。

    1972

    張同祿大師首次為在我國北京舉辦的重大國際體育賽事亞非及亞非拉乒乓球邀請賽設計獎杯,這款將體育精神與景泰藍藝術完美融合的作品,面世后深受好評,更成為中國體育外交和與世界各國人民友誼的見證。

    此間,張同祿到首鋼采風,把鐵水奔流、鋼花飛濺的火熱生活變成了景泰藍語匯《鋼花瓶》,擺脫了當時文藝作品清一色“高、大、全”形象,是當時表現工農兵生活題材中極為罕見的藝術作品,幾十年來暢銷海內外。

    同年,張同祿大師深入到四川青城山采風,領略了千年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魅力,當場設計畫稿并很快創作出由多種工藝結合的《都江堰浮雕掛屏》,謳歌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1971

    29歲的張同祿研創的《神鹿寶車樽》,將景泰藍藝術與玉雕、牙雕、花絲鑲嵌等多種工藝相結合,首開景泰藍與姐妹藝術融合之先河。

    1968

    根據毛澤東《蝶戀花·答李淑一》詞牌名創作的景泰藍《蝶花瓶》,打破當時極左文藝思潮的嚴重束縛,巧妙的將傳統工藝“古為今用”。造型挺拔獨特,圖案優美和諧,在當年度廣交會上大受歡迎。這件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和鮮明時代氣息的作品,在1980年全國景泰藍行業評比中獲得第一名,成為時代精品。

    1967

    景泰藍藝術珍品《孔雀壺》,被譽為“天下第一美”。破天荒發行了中國唯一的景泰藍工藝品特種郵票,深受集郵愛好者喜愛。

    1962

    張同祿畢業后分配到景泰藍廠點藍車間實習。同年,北京景泰藍廠改制為北京工藝美術廠,全廠有十幾個工藝門類,這是當時全國最大的工藝美術生產廠家。從此,張同祿開始了數十年的潛心研究,并喜愛上景泰藍。實習期間,他創造了許多新花色、新色調,使景泰藍在色彩表現上獲得新突破。

    1959

    張同祿考入當時中國唯一的工美學?!本┕に嚸佬g學校金屬工藝美術系學習。

    1958

    16歲的張同祿中學畢業后,到北京景泰藍廠工作,從事制胎造型工藝。

    1947

    張同祿大師五歲起自習繪畫,街坊長輩贊譽有加,在藝術院校學習期間,于紫禁城未開放的年代,年少的張同祿有緣經常進入紫禁城內臨摹皇室珍稀藏品。

    1942

    張同祿大師出生于河北曲陽,現年66歲。在全國國寶級大師中,張同祿大師作為景泰藍行業領軍人物,我國目前唯一一位全面掌握景泰藍全部工藝的專家、中國景泰藍第一人,在景泰藍發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無可替代的作用,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實屬難得。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88
    1986
    1984
    1983
    1981
    1979
    1977
    1972
    1971
    1968
    1967
    1962
    1959
    1958
    1947
    1942
    2003

    張同祿大師,在與糖尿病、高血壓等病魔作斗爭的同時,力排眾議,歷經兩年多一萬多次的試驗,終于搶救性恢復了200多年斷檔失傳的“鑄胎景泰藍”,創作了表現佛經中各具個性與神通的巨作《天龍八部》,著名作家金庸盛贊:“這才是真正的‘天龍八部’”,并親筆題寫了“佛寶天龍八部”六字,表示對大師的仰慕之情。

    屏东县| 荃湾区| 高邑县| 平邑县| 巨鹿县| 绵阳市| 合水县| 安乡县| 石泉县| 松江区| 梁平县| 新乐市| 保康县| 岳阳市| 绥阳县| 楚雄市| 微博| 台中县| 互助| 乡宁县| 乌拉特前旗| 青海省| 沭阳县| 克东县| 苗栗县| 南乐县| 灵璧县| 陕西省| 彰武县| 分宜县| 得荣县| 玉林市| 永丰县| 天台县| 合作市| 梅河口市| 育儿| 巴林右旗| 鄂托克前旗| 九台市| 舞钢市| 通州区| 岐山县| 鄄城县| 九江市| 涿州市| 蓝山县|